首頁 >政協(xié)文史

中國民主建國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楊美真女士

2014-09-15 21:48:18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 class="font01">大

 

魯鋆


    編者按:作者魯鋆與“五四”運動同齡,孝感城關人,黃埔軍校十期學員,曾參加過著名的“8•13”淞滬抗戰(zhàn)。抗戰(zhàn)期間,曾在湖北、河南、重慶等地軍界長期供職。因對時局不滿,戰(zhàn)后毅然辭去軍職,回鄉(xiāng)定居。1947年10月,在孝感創(chuàng)辦了《正風日報》,任社長兼總編。新中國成立后,魯鋆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1988年退休,享受黨外人士生活補貼。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飽含深情地講述了一位杰出女性楊美真的歲月人生。


家世


    楊美真女士,孝感城東南楊家村人,生于1904年2月。其父母生有二子一女,在原孝感縣城西門外開設一土布店,維持全家五口人的生活。二子則送入私塾就讀。楊美真七歲時對父母說自己也要上學讀書,當時私塾不收女生,其父就叫兩個兒子教她認字寫字,將讀過的書教給她。她生性聰慧,一教就會,因此甚受父母喜愛。后來她兩個哥哥分別到漢口和武昌進了公立中學就讀。


去武昌和上海求學


    1914年楊美真十歲時,其二哥向一位同學好友敘家事時提及“妹妹楊美真想到武漢讀書”。同學父母均是基督教友,熱心地將楊美真介紹到武昌希理達女子中學。喜訊傳到孝感,楊母攜十歲的女兒楊美真到漢口,隨兒子同學的父母一起到希理達女中,校長見楊美真聰明伶俐,頗為喜愛,當即告知楊母:楊美真從小學到中學全部學雜費和住宿費,均由教會和學校負擔,家長不必操心。當時學校教材用的都是中國政府教育部審編的課本。由于楊美真學習勤奮,每學期考試都名列前茅。特別是在課余或星期日,主動為學校打掃環(huán)境衛(wèi)生,校長多次給予表揚。1926年楊美真以優(yōu)異成績在希理達女中畢業(yè)。次年考入上海滬江大學社會系。時任滬江大學校長的是享譽中外的著名教育家、愛國人士劉湛恩先生,楊入學后,劉校長親自指示:楊美真享受助學金及獎學金,免收其他一切費用。滬江大學設在上海楊樹浦工廠區(qū),楊在大學讀書期間,除學好書本知識外,還時常和同學們一起到紗廠做社會調查,并幫助工人們開辦夜校,補習文化知識。外出活動,需要些零用線,于是她在課余時間幫助學校打字,藉此得到一些報酬彌補所需。楊的英語講得好,在英語演講競賽中名列前茅,深得劉湛恩校長和其夫人劉王立明女士的關懷,以致影響到楊日后人生之路。若干年后,楊美真回憶當年情景時說:劉王立明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熱心社會公益事業(yè),對自己的成長有很大幫助,終身難忘。

 

首次從事社會活動并留學美國

 

    1930年,楊美真從滬江大學畢業(yè),經劉王立明女士介紹,到上海《女聲》半月刊任編輯,年底到中華婦女節(jié)制會工作,任宣教處長、副總干事。三年后,在劉王立明女士的幫助下(劉為楊在教會爭得一筆助學金),1934年8月,楊美真作為中國婦女代表,赴英國倫敦出席世界婦女節(jié)制大會。會后,由英國赴美國留學。1936年獲美國費城本雪凡尼亞大學社會學碩士學位。同年9月回國。

 

再次出任社會工作并從事教育

 

    楊美真回國后,獲任北平女青年會總干事(楊在上海滬江大學即入基督教)。1937年春,楊至上海任上海女子職業(yè)中學校長。“七七”事變后不久,日寇于8月13日在上海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中國軍隊奮勇抗擊日軍,作為校長的楊美真,率女同學代表100余人,攜帶藥品、毛巾及食品,親臨前線慰問抗日將士,受到各界贊譽。
    上海淪陷后,學校撤往重慶。楊美真旋即奔走于成都、貴陽等地,先后創(chuàng)辦“成教軍屬紡織工業(yè)社”、“貴陽女青年會”、“重慶營養(yǎng)研究會”等社會福利機構和社會團體,還在成都金陵大學社會系擔任教授(1940年至1943年)。在此期間,楊美真親身經歷了國破家亡的慘劇,結識了許多愛國民主人士和知識界名流,并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了何香凝、許廣平等人的支持和幫助。尤其楊與“愛國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先生結為夫妻后,很快就使得自認為“不甚關心政治”的她對政治產生了興趣,從而使她把自己的人生道路與章乃器的人生道路連在一起,與國家民族的命運連到了一起。


參加“孝感旅渝同鄉(xiāng)會”的組建


    1944年夏,我由洛陽來重慶工作,見到外省縣在重慶成立同鄉(xiāng)會,于是我會見了在渝同鄉(xiāng)楊玉清,屠義方,朱澄宇,談議成立孝感旅渝同鄉(xiāng)會,宗旨為團結互助,爾后為建設桑梓服務,他們極表贊成。于是開始廣泛聯(lián)系,組成籌委會,許多在渝工作的著名人士,如李實茂、胡淳等30人參加,值得稱道的是,楊美真女士、余常慎女士及江華輔女士等三位參加籌委會。1945年5月,孝感旅渝同鄉(xiāng)會成立,三位女士均被選為理事,理事長為楊玉清,名譽理事長為蔣緯國的岳父石鳳翔先生。同鄉(xiāng)會成立后,本著服務桑梓的宗旨,楊美真曾捐款資助孝感同鄉(xiāng)在渝讀書的高中以上的女生。


參與組建中國民主建國會


    1945年8月,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全國人民要求和平與民主。在此情況下,民主愛國人士黃炎培、胡厥文、楊衛(wèi)東等與章乃器商議,共同發(fā)起組織中國民主建國會,為爭取和平與民主而奮斗。楊美真從自己的切身經歷中,認識到蔣介石的獨裁統(tǒng)治已搞得國家貧窮,民生困苦,特別是他發(fā)動內戰(zhàn),企圖消滅共產黨,更是不得人心,于是,楊就主動參加民主建國會的籌備工作,并成為核心小組成員之一。1945年12月15日,中國民主建國會在重慶召開成立大會,楊作為發(fā)起人之一,被推選為監(jiān)事。1946年,民主建國會遷往上海。第二年被國民黨當局宣布為非法組織轉入地下活動。不久楊美真與章乃器等去香港,繼續(xù)反對獨裁,開展爭取和平與民主的斗爭。1948年8月,在解放戰(zhàn)爭迅猛發(fā)展的大好形勢下,中共中央發(fā)表了“五一”勞動節(jié)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召開政治協(xié)商會議,討論并召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楊美真及民主建國會負責人黃炎培等立即響應,并舉行緊急常務理監(jiān)事會,一致通過擁護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堅決抵抗南京獨裁政權的一切破壞活動和迫害人民的罪行。
    1949年春,楊美真等先后抵達北平,參加建立新中國的籌備工作。4月15日,毛澤東主席在香山雙清別墅舉行宴會,邀請黃炎培、施復亮、孫超猛、章乃器和夫人楊美真等十一名民主建國會主要負責人,共商國是。這是楊美真第一次見到毛主席,感到非常榮幸。同年5月26日晚,周恩來副主席又舉行宴會,邀請楊美真等十二人,商談民主建國會的前途和任務,從此,為民主建國會和其他黨派一起參加新中國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后的杰出貢獻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隨之,民主建國會遷往北京,楊美真被推選為民主建國會全國會務推進委員會常委,專任民建總會秘書處的工作。抗美援朝開始后,楊美真受周恩來總理的委派,參加以國家衛(wèi)生部部長李德全大姐為首,有廖承志等人參加的“五人調查小組”赴朝鮮,調查美軍在中朝邊境和朝鮮北方投擲細菌彈,慘害無辜平民的罪行,并受到金日成的接見。1955年,世界婦女大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楊美真受全國婦聯(lián)的委派前往出席大會。在這次世界婦女代表大會上,因所有代表不懂中文,于是她以流利的英語作了關于“中國婦女翻身情況,和新舊社會不同地位”的發(fā)言,理所當然地引起了大會的關注。會后,一些出席的外國婦女代表爭相請她簽名留念。楊美真作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公派出席世界婦女代表大會的女士受到歡迎并非偶然,1933年楊去美國留學之際,受上海女青年會的委托,到巴黎參加世界女青年會議,還到英國倫教和丹麥哥本哈根與當?shù)氐呐嗄陼〉寐?lián)系,從而使這些國家的婦女界加深了對中國的了解。因為有了這些基礎,她才受到各國婦女代表的贊揚。
    楊美真作為民建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任民建中央秘書處副處長,第一、二、三、四屆中央委員,第一、三、四屆中央常委,民建中央咨議委員會常委。晚年雖疾病纏身,仍關心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和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生前立下遺囑,不搞遺體告別儀式,不開追掉會,并將多年收藏的圖書捐贈給民建中央機關。1991年4月12日,楊美真女士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87歲。一代杰出的婦女界愛國民主人士,從此離開了這個世界。


后記


    楊美真女士自1914年赴武昌希理達女中讀書,小學、中學至高中的12年中,除寒暑假曾回孝感家中看望父母外,都在學校生活,1927年考入上海滬江大學以至畢業(yè)留學美國,1930年回國在上海工作,從未回孝感。1944年秋,孝感旅渝同鄉(xiāng)會開始籌備,直到1945年5月同鄉(xiāng)會正式成立,她自始至終熱心參加,因此我與她經常接觸,暢敘鄉(xiāng)誼。日寇投降后,我到武漢工作,與楊美真女士失去聯(lián)系。
    1987年秋,我與北京楊玉清先生通信中,得知楊美真女士的地址,于是去信問候。不久接到回信說她倍感欣慰,信中敘述她從抗戰(zhàn)勝利后離渝至今(1987年)四十余年的簡況,并贈其解放后在京的相片,從此,我與楊美真女士經常通信。原孝感市政協(xié)副主席李漢杰赴北京出差,我書寫介紹信讓李到京后看望楊美真女士。楊對李的看望,極為欣慰地說:她有幾十年未見到故鄉(xiāng)鄉(xiāng)親了,請李回孝感后向故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表達她的問候和歉意。
    值得告慰楊美真女士在天之靈的是,她的簡歷記載于孝感市檔案局1992年出版的《孝感大事記•名人錄》中,永垂后世。(轉自《湖北文史》總第九十二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