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灘(又青灘)古鎮(zhèn)位于渝東褶皺及鄂西八面山坳交會地,地處長江西陵峽牛肝馬肺峽和兵書寶劍峽的之間,跨南北兩岸。長江流域經(jīng)巴東縣破峽入境,橫貫鎮(zhèn)境中部,于茅坪長江河流出境。境內(nèi)山脈縱橫,地形起伏,層巒疊嶂。新灘因山崩、滑坡而斷江故成灘險興建古鎮(zhèn),是長江三峽著名的碼頭。港運繁忙,鋪店林立,豪宅甚多,人居密集,一片繁榮。
自東漢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閏四月秭歸山崩,“山高四百丈,崩填溪災,殺百余人。”“江水歷峽,東經(jīng)新崩灘。”先后崩坍達20次。范成大《吳船錄》中所述:“新灘舊名豪三峽。晉、漢時山再崩塞,故名新灘(又青灘)?!?/P>
以東漢永元十二年計,距今已有1900多年歷史。北宋時設新安驛,南宋末年州治曾遷到新灘。明設新安鎮(zhèn),清設新灘鎮(zhèn)。1985年6月12日,新灘古鎮(zhèn)發(fā)生了山體大滑坡,毀壞房屋1569間,古鎮(zhèn)北岸全部被毀,但無一人死亡,震驚中外。因三峽大壩庫區(qū)蓄水于1996年遷址龍馬溪村(前山坡)現(xiàn)設屈原鎮(zhèn)。自古以灘險而蜚聲中外,素有“十丈懸流萬堆雪,驚天如看廣陵濤”之說。
這里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誕生地,是全國有名的非物文化遺產(chǎn)傳承基地,是聞名中外的新灘大滑坡和鏈子巖工程治理所在地,是湖北榜上有名的峽江三秀“青灘桃葉橙”盛產(chǎn)地。在這里不僅見證屈原文化、峽江文化、賑災文化、道教文化的歷史產(chǎn)物,同時可以觸摸峽江兒女千年來與地質(zhì)災害拼搏的脈搏。回眸青灘古鎮(zhèn)演繹出許多可歌可泣的人間悲劇,展望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新灘是長江西陵峽畔的一個古鎮(zhèn),歷史悠久。范成大《吳船錄》中說:“新灘舊名豪三峽。晉、漢時山再崩塞,故名新灘(又名青灘)?!辨?zhèn)以灘名,范成大的《吳船錄》道出了新灘一名的來由,也道出了古鎮(zhèn)的滄桑歷史。
新灘——屢次崩灘
現(xiàn)人曰:“千輩祖先家業(yè)悲,山崩地裂無家歸。屈脂十雙毀偉業(yè),男女老少尸骨堆?!毙聻┍罏v史悠久,明嘉靖二十一年六月,山崩壓倒房屋百多間,長江被阻塞,舟楫不通達82年之久。從公元100年至2008年間,大規(guī)模的巖崩和坍山滑坡達20次。1985年6月,一場罕見的整體滑坡更是震驚全國,古鎮(zhèn)幾乎全部被毀。
公元100年(東漢永元十二年)閏四月秭歸山崩,“山高四百丈,崩填溪災,殺百余人?!薄敖畾v峽,東經(jīng)新崩灘?!惫?77年又崩(晉太元二年),當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數(shù)十丈。公元1026年(天圣丙寅)新灘一帶發(fā)生地震,引發(fā)大規(guī)模的滑坡。新灘附近的贊皇山出現(xiàn)山崩。 著名險灘由此形成。當時崩坍巨石壅塞,蜀江斷流,過往船只翻沉不計其數(shù),其后29年內(nèi)當?shù)卣勾豢菟竟?jié)通行。公元1032年十月十三日又崩(黃崖月亮洞)。言因山崩石壅,形成此灘,害舟不可計,于是著今、自十月至(次年)1033年二月禁行舟。公元1542年六月二十日(嘉靖二十一年),沙子嶺大雷雨,巖石崩裂,塞江流二里許?!讹鰵w縣志》記載:“嘉靖二十一年崩瓦崗,打破多少黑幫幫(四川船隊),毀船百余艘”《歸州志.典賦志.災異》記得更詳盡:“歸州新灘北岸山泉涌出泥滓,山勢斷裂”居民驚駭逃避險區(qū)。頓時,山崩五里,巨石騰壅,阻塞江流,壓民舍百余家,毀船百余艘。無百姓生亡(至今還是一個謎)。舟不可通行。公元1558年三月十日,新灘廣家崖雷雨大作,傾盆大雨,山崩石墜,頹民舍數(shù)十間,打死陳三弟等四命,碎肢體殘三十余人,漂流民舍50余家。 公元1558年夏新灘又崩裂,壓死三百多人,將崖下煤窯填平。這次巖崩給新灘帶來史無前例的悲劇,關(guān)鍵是沒有任何先兆,百性毫無準備,勤勞樸實的新灘人,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公元1609年春,“青灘”連接發(fā)生巖崩。山崩石墜漂流民舍50余家。公元1923年廣家?guī)r發(fā)生巖崩,坍塌方量150萬立方米,,巖石崩塌江中,激起數(shù)丈巨浪。公元1931年,黃崖月亮洞崩塌,從窯灣溪至廟河,涉及12公里的江灘,崩巖涌起巨浪,將10多艘木船打碎。公元1935年,民國24年,陰歷六月初三,連續(xù)七天七夜暴雨,新灘江家坡至柳林一帶的危險斜坡發(fā)生滑移。新灘鎮(zhèn)東柳林一帶20余間房屋全部推入長江。公元1958年6月,廣家崖再次發(fā)生崩塌,將崖下開挖的小煤窯填平,壓死數(shù)人。公元1964年3月,廣家崖兩側(cè)斷壁發(fā)生大規(guī)模巖崩。連續(xù)不斷的陰雨,使10萬立方米的崩巖塌入江中。并造成了巨型危巖體。這次巖崩使巖體在海拔500米高坡上的居民房屋拉裂倒塌。公元1977年4月,廣家崖又一次崩塌,崩巖達3萬立方米。公元1981年,廣家崖后100米高處發(fā)生巖崩,造成三面或四面臨空的危險體達四五個,總量超過2萬立方米,危險體搖搖欲墜,隨時有崩塌的危險。公元1982年,廣家崖又發(fā)生方量超過1萬方米的巖崩,落下的巨石超過80噸左右,姜家坡前緣出現(xiàn)了85萬立方米的危險體。公元1983年,新灘鎮(zhèn)姜家坡至廣家?guī)r高處出現(xiàn)了急劇的變形,古滑坡體蠢蠢欲動,崩塌災害十有發(fā)生。
〔新編《秭歸縣志,自然災害》載〕1985年6月12日凌晨3時45分,江家坡以上1300萬立方米滑坡體整體快速向下滑動,約有600萬立米在吳淞高程800米處整體下滑,約200萬立方米進入長江,推進江中80米,將對岸一座倉庫卷入江中,騰起涌浪80米,回浪高20米,上游的香溪港涌浪高8米,歸州港高1米,下游的三斗坪涌浪高1.3米?;麦w毀掉新灘古鎮(zhèn),毀壞房屋1569間52400平方米,農(nóng)田780畝。有457戶,1371人無家可歸,險區(qū)內(nèi)無一人傷亡”。長江江面堵塞約三分之一,長江再次斷航12天。
2004年4月10日位于長江北岸龍馬溪村二組硯包(又名龜包)。前后緣約160萬方崩入長江。約6000方已處臨滑壯態(tài),直接影響3公里水域船只和156米線下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涉及3個村和1個居委會,87戶、232人并緊急轉(zhuǎn)移。
新灘——驚險避難
有人云:“噴沙冒水又復活,雞犬狂叫四處躲。老天又來奪性命,驚慌逃竄鄰村落?!扒甑墓沛?zhèn)背靠著成舊的堆積物,面對的是驚濤駭浪,由于地質(zhì)結(jié)構(gòu)復雜不如一般,所以湖北省西陵峽巖崩調(diào)查處于1970年成立以來一直堅守在高山峽谷現(xiàn)場工作。1983年后,在監(jiān)測結(jié)果和現(xiàn)場調(diào)查資料中發(fā)現(xiàn)了異常,并及時地向省政府報告了險情,1985年5月7日,新灘大滑坡已成燃眉之勢。巖崩調(diào)查處終于向省委發(fā)出了著名的“五、九”預報。
湖北省委書記關(guān)廣富在這份報告中作出指示:“下死命令,迅速組織安全轉(zhuǎn)移,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中共秭歸縣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新灘滑坡群眾搬遷問題,并提出了迅速搬遷應急措施??h委書記羅世德奉請副縣長賈慶生帶領(lǐng)抗救災工作組迅速赴新灘險區(qū),組織力量,突出撤出險區(qū)??h政府抽調(diào)64名領(lǐng)導,調(diào)武警戰(zhàn)士22名投入搶險戰(zhàn)斗。
當年6月10日,緊張有序的搬遷達到了高潮。組織了400多名民工,18輛大貨車為撤離搬遷服務。寧靜的小鎮(zhèn)頓時沸沸揚揚,領(lǐng)導干部,武裝戰(zhàn)士及來自各方面救災的人們聚集在這里,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行動,分組到戶,責任到人。整個搬遷工作有條不紊。
救災人員火速撲入古鎮(zhèn)附近的村落,有的扶著老人、抱著嬰兒,拖著小孩,離開危險區(qū)域。這時,警笛長鳴,三催四請。婦女們的哭喊聲,老人的咒罵聲,夾雜著狗叫雞鳴聲,亂成一片。縣委副書記周宗龍是這次搬遷的現(xiàn)場總指揮。老天爺也一直下著毛毛細雨,泥濘小路給搬遷增加了難度,但人們不顧一切,在汗水加泥水中奔走。周副書記得知七十多歲的張世德老婆婆和小孫子還在家里煮飯吃,便又火速趕到她家,硬將婆孫二人背出了險區(qū)。就這樣,他連續(xù)救出了15位老人和孩子。直至險區(qū)群眾全部撤離。
1985年6月11日,當現(xiàn)場調(diào)查和位移監(jiān)測資料十分有力地說明大滑動即將來臨,前兆非常明顯時,該處立即向湖北省科委和長委發(fā)出險情告急。僅隔11個小時,便發(fā)生了震驚中外的大滑坡。6月12日凌晨3時23分,大青石擦出的火花,象一條灰白色的巨龍閃閃發(fā)光的火星一高一低,印紅了整個新灘。響聲如雷,震耳欲聾卷著狂風直奔長江。凌晨3時45分,江家坡以上1300萬立方米滑坡體整體快速向下滑動,約有600萬立米在吳淞高程800米處整體下滑,約200萬立方米進入長江,推進江中80余米,將對岸一座倉庫卷入江中,騰起涌浪80余米,回浪高20米,上游的香溪港涌浪高8米,歸州港高1米,下游的三斗坪涌浪高1.3米?;麦w毀掉新灘古鎮(zhèn),毀壞房屋1569間52400平方米,農(nóng)田780畝,柑桔樹50萬株。柑桔產(chǎn)量172.5萬斤,損失糧食17.6萬斤、牲豬500余頭、雞950只、衣服、存糧9.8萬斤,沖走壓毀木材620立方,煤炭468噸,棺木85幅,險區(qū)內(nèi)沖毀機動船一艘,木船3只。損失折款723.92萬元。有457戶,1371人無家可歸,險區(qū)內(nèi)無一人傷亡”。但距5公里之外香溪鎮(zhèn)和其它港口77艘船只沉沒,其中,機動船13艘,592馬力(其中沉沒七艘332馬力),沖翻沖沉木船64只(632馬力),夜宿船上的船民死亡9人,傷8人,失蹤3人。長江江面堵塞約三分之一,長江斷航。
來自全國各地的心地慰問信,捐助資金和物資。國務院發(fā)來了慰問電報,并由李鵬總理、李伯寧隨地委行署領(lǐng)導于6月13日乘機視察。副省長王漢章親臨新灘查看險情和災情。
新灘大滑坡創(chuàng)造了安全轉(zhuǎn)移1371人,無一人傷亡的偉大奇跡。
龍江區(qū)委干部帶頭騰出自己的住房,安置無家可歸的災民。1987年2月區(qū)黨委決定將區(qū)委辦公大樓和宿舍全部讓給災民居住。災情發(fā)生后,他們在西陵峽畔書寫著新志,帶領(lǐng)人民譜寫一曲雙一曲壯麗的凱歌。
新灘——灘中有灘
新人云:“千舟過灘搏激流,萬人攀山自低頭。億萬匠才聚新灘,攬住巨舟雄才吼。”《水經(jīng)注•江水》稱:“流水灘(即青灘),其水并峻激奔瀑,魚鱉所不能游,行者??嘀!倍核荩潆U尤甚。新灘是長江最為著名的枯水險灘,它與秭歸的另一個險灘泄灘互為消長,故有“新灘水落泄灘高”及“大水畏泄,小水畏青”之說。
新灘因長江屢次巖崩而成險灘。新灘全長約2公里,分作三個灘段,由頭灘,二灘,三灘組成淺灘群,又名上灘,中灘,下灘。上灘由雞心石和天平石將江水分為三個航漕。上灘,江中巨石橫亙,排列如齒,如同橫江大壩,阻截江流。江水被南北分流,新灘人稱“二槽”,南曰“官槽”,南漕為主航道,寬58米,可航寬33米,航道極窄。從上灘到中灘航道 “S”型,彎曲半徑不足400米,航道極彎。當新灘水位在三米時,上灘開始成灘,水愈枯愈兇。新灘水惡時,形成陡坎跌水,落差高達7米,流速高達每秒7.1米,航道水流湍激為第一險灘;北稱“龍門”,水淺,僅一狹窄通道。中灘有天平石聳立交錯,還有豆子石突出江面,江水沸騰。下灘,泡漩滿江,激流滾涌。洪水季節(jié),三處險灘都沒入江底,暗礁密布。到了枯水季節(jié),水落灘現(xiàn)。灘上如臥龍橫江,灘下如天河傾瀉。
新灘是一個以急為主,具有彎、窄、險特點的流灘。勢如脫弦之箭,飛閃而下,沖擊江心,礁石密布,灘勢陡峻,波濤洶涌,旋渦成串。船行至此,稍有不慎,即有覆沒之險。因灘長湍急,魚群溯灘而上很難過灘,時尚魚群成串被堵。每到初春,人工在33米寬的長江漕口捕撈舀魚,每網(wǎng)可捕一、二十斤左右,有時更多一些。
南宋乾道6年10月,即公元1170年10月,著名詩人陸游入蜀赴任變州通判。船至新灘,厄于灘險,險灘留住陸游住新灘幾日。據(jù)陸游《入蜀記》記載:“12日晚抵新灘,登岸雪夜宿新安驛。13日,舟闖新灘,由南岸上。古歷18日,船底為石所損,急遣人往拯之,僅不至沉。然銳石穿船底,勞不可動,蓋舟人載陶器多所致?!彼屑氂^察了新灘的水道,作了如下記錄:“新灘兩岸,南曰官漕,北曰龍門。龍門水尤湍急,多暗石,官漕差可行,然多亦銳石,故為峽中最險處,非輕舟無一物,不可上下”。
久后,陸游船返新灘,登岸回到驛館(驛館設江北),后游岱山廟、佘家水井。便寫下了《晚抵新灘宿新安驛》,詩中寫道:“孤驛荒江與虎鄰,更甚風雪暗南津。羈游如此真無策,獨立凄然黯愴神。木盎汲江人早起,銀簪簇鬢晚妝新。蠻風斃惡蛟龍雜,未敢全夸見在身?!?/P>
歷載陸游《新灘舟中作》:“江路桃花浪已生,新灘隱延失崢嶸。九年行半九州地,三峽歸無三日程。系纜便增筇杖興,倚窗時聽棹歌聲。衰遲未覺詩興減,又襞箋吳賦楚城?!本煤笥肿鳌哆^東雷灘入馬肺峽》:“書生就食等奔逃,道路崎嶇信所遭。船上急灘如退鷁,人緣絕壁似飛揉??诳溥h嶺青千疊,心憶平浪綠一篙。猶勝溪丁絕輕死,無時未往篤同艚?!?/P>
詩人王士禎在《新灘二首》中寫道:“上灘嘈嘈如震霆,下灘東流如建瓴。瞥過前山才一瞬,鷓鴣啼處到崆嶺。”宋朝蘇軾在《新灘》中驚嘆:“扁舟轉(zhuǎn)曲,未至已先驚。白浪橫江起,槎牙似雪城?!鼻宄牧枞鐔驹凇缎聻┬篂└琛分谐溃骸帮L瑟瑟,雨蕭蕭,泄灘水落新灘高。蜀道青天不可上,橫飛白練三千丈。居人喜歡旅人愁,千盤萬折過隴頭。”清朝何明禮在《新灘》中吟詠:“敉里濤聲先蕩魂,朦瞳一葉浪花輕。舲空怕觸蛟龍怒,路轉(zhuǎn)還逢虎豹蹲?!倍稳塌Q《竹枝詞》則歷聲警告:“巴峽千峰走怒濤,新灘石出利如刀。弄篙的要行家手,未是行家休弄篙?!睔v史上無數(shù)的詩人見證了新灘的驚險。古人、文人、詩人把新灘險灘描繪得體,形象生動。
曾有“蜀和”、“蜀通”、“民熙”、“江慶”四艘輪船發(fā)生沉沒事故,尸浮江面無數(shù)其數(shù)。十七世紀初到二十世紀初,新灘首次成立“紅船會”,義工打撈不名尸體安葬于在修筑“漏澤院”的“白骨塔”內(nèi)。這種水上事故的應急處置,善后處理和“一條龍”在當時,堪稱世界之最。
1937年10月,新灘北岸設有川江絞灘站(又稱絞管會)。在十九世紀初期,新灘有諸多“灘師”被入川者船主聘請為“灘師”,引航過灘,貨物“盤灘”,空船闖灘等措施。新灘人又采用了修筑纖道,拉纖上灘。峽江健兒組建纖夫二百余人,人力拉纖供上水各類木船、船幫絞灘拉纖所用。船備三四條纖繩,大約120丈。纖夫用三尺白布緊系纖繩兩頭,斜跨在肩,屈身奮力向上,永不后退。有多少纖夫閃斷了腰骨,落得終身殘疾。有多少纖夫勞累吐血身亡。有多少纖夫命送江底。200多人的纖夫隊伍在峽江中喊著“川江號子”拉纖上灘,其聲山鳴谷應,該是何等壯觀。如今秭歸的胡振浩《峽江號子》原聲唱就是川江文化的代表。
1938年11月,川江第一個機械絞灘站在新灘南岸建立,在抗戰(zhàn)期間“長江大撤退中”建立了豐功偉績。1957年,川江第一批絞灘船建成投用,新灘為其中。三峽工程興建后,絞灘站漸沉江底。
從1542年起,川江斷航82年,1850年以后,川江斷航103年。在世界上通航的大江河中,新灘斷航歷時稱世界之最。
新灘——民居古宅
新灘古鎮(zhèn),背靠黃巖,鎮(zhèn)西是兵書寶劍峽的入口,北岸的廣家?guī)r與南岸的鏈子巖高聳入云,似乎就像是要閉合的一扇大門。北岸古鎮(zhèn)入口,有兩棵數(shù)百年以上的柳樹。它們像一對夫妻,聳立在那兒蔽陰著樹下的木板房舍。青石板鋪就街巷把你引入古鎮(zhèn)中心。狹窄的街道兩旁是居民住宅。這些民居建筑均是商家、船工們賺了錢,便競相置地建房。深宅大院,比比皆是。宅居坐北朝南,依山就勢,臨江而筑。大門略歪(歪門邪道)之說法。大門外有門樓庭閣,以天井為中心,前后建廳堂和堂屋,兩邊則建廂房,門扇和窗欞飾以雕刻。房屋外觀白墻青瓦,飛檐高翹,雕梁畫棟。古鎮(zhèn)上民宅千棟,古樸雅致,參差錯落,讓新灘自然形成了街巷,東西縱橫,南北通幽。新灘民居始建于兩晉,多為明清宅院。
古鎮(zhèn)著名的建筑有鄭萬瞻老屋、鄭萬瑯老屋、鄭韶年老屋、三老爺老屋、彭樹元老屋等。彭樹元老屋就是原始的一角,青石巷道,建筑平面“四合院”布局,深宅大院,別具一格地套上“廊院”無數(shù)的吊腳樓以木構(gòu)架為主,以一線空心磚材料砌體為主。俗稱“走馬轉(zhuǎn)過樓、”“清水墻”屋頂都有龍鳳雕刻,木雕有兩種:蝙蝠和龍。蝙蝠諧音“?!币?,龍則代表水,也代表祥瑞。同時還在“暗八仙”“金瓜柱”喜字、萬字圖案。門臺、窗子、梁柱、家具都有玲瓏精致的飛鳥獸頭遙相呼應的雕刻工藝。
北岸還有紫園宮(會館)等四合院巷道縱橫的上下兩條1公里長的街道,有層層疊疊、參差迤邐的青磚古屋。由于江岸地勢陡峻,一戶人家的一套屋子,往往有三四個層次,似臺階一樣。幾步石階把你引進一個造型精巧、有各種彩飾的門樓子,這便到了院內(nèi),又一架石階把你引入大門,這才算到了大廳。過了大廳就是天井,天井上面又有一道石階,從石階登上去,才能進入正屋。這就是一般人家的房屋。要是大戶人家,往往是三四個天井,其間臺階遍布,回廊九曲八折,陌生人轉(zhuǎn)進去卻難走出來。新灘老屋是石頭、青磚、木頭和寸瓦的藝術(shù)。石頭是江邊的大青石,墻基、臺階、天井、門框、柱墩、柱……全是石頭,石上大都有雕刻、人物走獸、花草蟲魚,幾乎無所不備。仔細看好像是一幅精致的石雕古畫。還有數(shù)以百計的河鋪子,人來人往,顯得特別熱鬧。
南岸以歸鄉(xiāng)寺、江瀆廟建筑模式為主的上孝仁村“古街道”、四合院二條石梯街通道,全長2公里。分上仁村和下仁村兩村落。
南岸江瀆廟是祭祀自然神的廟宇,系古人為祭祀長江水神而建,據(jù)1991版的《秭歸縣志》記載:“(江瀆廟)至遲建于北宋,陸游入蜀曾拜謁,有皇佑三年1051年”進士曾華旦撰《江瀆廟碑記》”?;视尤?051年”進士曾華旦撰《江瀆廟碑記》”。江瀆廟是“江、河、淮、濟”四瀆之首,相傳神人陰修”。該廟王爺?shù)罴箼_隨檁枋下有“大清同治四年寅丑秋月重修”的題記,大佛殿東墻鑲嵌的石碑上,也有記載信徒的捐資兩千銀兩修廟的碑記。
所為“瀆”,據(jù)《禮記、王制》載:“天下祭名山大川,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候?!薄稜栄拧⑨屗份d:“江、河、淮、濟為四瀆”。民間傳說中“瀆”是一個馬首龍的女神,是上古黃帝之妻,雷蒙氏之女,偷了皇帝的玄珠,沉入江底,變成了江瀆。相傳江瀆廟是祭祀長江的神廟,是人們?yōu)槠砬蠼癖S哟衿桨捕M行禱告的地方。不僅如此,江瀆廟還是人們紀念緬懷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場所。《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里說:“江瀆,楚屈原大夫也?!背酥?,除祭祀功能,還有道教、佛教等功能,如該建筑的前殿叫王爺?shù)睿擎?zhèn)江王爺?shù)牡钐?;后殿叫大佛殿,是供奉佛像的地方?/P>
新灘傳說這樣的民歌:“腳踏龍板石,面朝筆架山,日有千人拱手,夜有萬盞明燈。”這首民謠除了描繪江瀆廟香火鼎盛之外,也反映了當?shù)厝藢︼L水的看重。這廟風水好,神廟顯靈,香火旺盛,可保佑讀書人中狀元。在江瀆廟的天井下水道里口做成方孔園形的銅錢模樣,叫做“錢眼”。意思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水從這里瀉走但錢能留住。
香案上是雙龍戲水和鎮(zhèn)水神獸,屋檐下也是龍頭魚身的神獸,欄桿扶手雕刻的是龍的變形圖案,廊橋的扶手也雕刻著龍形和蝙蝠的圖案,廟外山墻上雕刻著以游龍為主的如意云紋,有騰云駕霧翻江倒海之勢,這些都是與水有關(guān)的,江瀆廟水文化的表現(xiàn)。
香案上是雙龍戲水和鎮(zhèn)水神獸,屋檐下也是龍頭魚身的神獸,欄桿扶手雕刻的是龍的變形圖案,廊橋的扶手也雕刻著龍形和蝙蝠的圖案,廟外山墻上雕刻著以游龍為主的如意云紋,有騰云駕霧翻江倒海之勢,這些都是與水有關(guān)的,江瀆廟水文化的表現(xiàn)。
2007年秭歸新縣城鳳凰山的新灘古民居建筑風格仿造“新灘古民”就是新灘建筑文化的一角。
新灘——眾人治灘
現(xiàn)人曰:“大山崩江斷河流,眾人出奇舒通舟。富豪助資治險灘,貧民獻生寫春秋?!?/P>
公元1032年間,崩灘后,新灘航道堵塞了19年之久,皇佑三年(公元1051年),在朝廷尚書省做員外郎的趙誠得知新灘岸礁損壞朝廷銅船的消息,主動請命出任歸州知州。趙誠即雇工打鑿新灘之險,無奈巨石堅硬如鐵,匠人啃它不動。設法于枯水季節(jié)石頭露出江面的時候,在石頭周圍堆起一層厚厚的木柴“積薪焚燒”的方法,通宵達旦。石頭在高溫下猛烈膨脹,再加上醋和冷水,讓燒熱的石頭突然遇冷,聚然收縮而發(fā)生炸裂,再用人工錘擊。從頭年冬季至次年春季,用工80天,灘害稍微有所減輕,勉強可以通航了,新灘也一度稱為“趙江”。
公元1542年,崩灘后,新灘航道堵塞了82多年,上下貨物和游客必須在新灘轉(zhuǎn)船。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湖廣按察使喬供壁視察鄂西,途經(jīng)新灘,恰逢歸州知府楊奇珍親臨現(xiàn)場督率石工打鑿新灘。楊奇珍在工地接待了這位湖北省的最高司法行政長官。喬拱璧夜“宿新灘,聽怒濤如雷,至不成寐”〔曉起同州守楊君步視其狀,則大石橫亙,水愈兇而流愈急。舟上則激,下則溺。余沉思久之,喚起石工,鑿石聚煤著炭燃燒,繼浥以醯〕,如此數(shù)次,無數(shù)工匠晝夜挖鑿,積薪石根,縱火燃燒,大石立碎。他先令人在江心巨石上鑿了個大洞,然后把煤炭裝進洞里燃燒,即刻再用人工加醋,或灌水巨石立刻炸裂,用此辦法鑿掉了壞船極多的黃板石、干魚石、豆子石、點燈石。這辦法今天看來雖然原始,即也費了古人一番心思。實現(xiàn)了重新通江的目的。那時候火藥已經(jīng)發(fā)明五百多年,古人的聰明才智被不發(fā)達的社會條件束縛了。從此以后,工匠們創(chuàng)造的這種“堆薪燒石”技術(shù),因為成本低又實用在后代兩個世紀中曾廣泛地運用,治理川江航道。
明朝時,通過川江進出的物資總量有了較大的增長,在西南,已經(jīng)形成了一條以川江為總干的水上運輸網(wǎng)絡。清代康熙中期開始,西南地區(qū)戰(zhàn)亂結(jié)束,川江航道迅速發(fā)展。明清兩朝都川江主要礙航險灘進行了持續(xù)大規(guī)模的整治。當時重點險灘有西陵峽的新灘,還有崆嶺灘。豐都的佛面灘和觀音灘。
公元1174年—1189年(宋代淳熙年間),利州路提刑張蒙途經(jīng)“新灘”險灘時,見巨石橫江,阻礙航行。募工匠設計制作了一種擊碎機械。該機械以鐵桿為架,放在灘上,桿上有懸吊一桔狀鐵錘、重達1500斤,用鐵索牽引,由人力操縱,將鐵錘“拋擲空中而下、三石俱碎”,這種用人力制作的機械,在古代治河史上又是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舉,它開創(chuàng)了用機械整治河道的先例。
清朝光緒年間,新灘下灘沱淤砂堆積如山,因水淺,影響航行,在整治將軍灘時,勤勞的新灘農(nóng)民創(chuàng)造了“鐵砂淘灘”的施工方法,每年于白露節(jié)前后利用淺灘河段投下鐵砂洗灘,每次投砂約3000斤,用鐵砂攪動砂,在水流的沖擊下,帶走淤沙,航道可以得到加深治理效果十分顯著。后來此方法流傳到西陵峽內(nèi)的清理“渣包”所用,特別是在江陵清淤潰淺整治工程中發(fā)揮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清嘉慶年代,湖北富商李本忠是歷史上第一個自費大規(guī)模,疏鑿三峽航道,耗銀十八萬兩,歷時三十六年(從46歲到82歲),先后在湖北宜昌“新灘”和四川奉節(jié)整治險灘和開鑿纖道五十四處,還編撰《平灘紀略》和《蜀江指南》兩書。公元1826元(清道光六年)捐資購買了秭歸一帶的六戶私山,李本忠奏請州府封山禁墾,保持水土,不讓泥沙流入長江而形成險灘。
劉聲元畢業(yè)于江南水師雷科和江南預備學堂,1914年劉聲元任川路輪船公司總經(jīng)理,1915年川路公司的“利川”輪在泄灘觸礁沉沒,劉聲元深感川江航道有整治的必要。1916年劉聲元任陸軍部修浚宜渝險灘事務處處長后,對峽江從青灘、泄灘到黃泥灘,鐘灘子等14處險灘進行治理。合計陸上去石2萬余方,水中去石2200余方,共支經(jīng)費8.7275萬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峽江航行條件。
公元1922年,國民十一年。英國航海家,中國海關(guān)外籍官員和高級航長蒲蘭田,第一個駕駛商用輪船到重慶,第一個在川江實現(xiàn)航標管理,第一個在峽江成功培養(yǎng)中國引水。并扎根新灘,定居六年。開辟了川江航道。并在新灘寺大嶺立蒲蘭田碑。因三峽庫區(qū)蓄水于2006年6月28日動工遷建,2003年1月18日遷建竣工,共吊裝碑石114個,171噸?,F(xiàn)已遷建新灘集鎮(zhèn)。
直到19世紀末,川江航道被打通后,英國的“太石”、“怡和”、日本的“大阪”,法國“華強”四家輪船公司的商船接踵而來,中國的“招商局”也引進了幾條又小又笨的“老爺船”,繼而民生公司在重慶創(chuàng)立。
民國24年(公元1935年)2月,長江航政局設川江新灘絞灘船,用人力推動絞關(guān)(俗稱“旱關(guān)”)牽引輪船上灘。
民國27年(公元1938年)10月,航政局在宜昌設川江絞灘管理委員會。11月,絞管會在新灘南岸設機械絞灘站,配蒸氣機、鍋爐、注水機和絞盤各一部,鋼纜一條民國27年(公元1938年)10月,航政局在宜昌設川江絞灘管理委員會。11月,絞管會在新灘南岸設機械絞灘站,配蒸氣機、鍋爐、注水機和絞盤各一部,鋼纜一條長240米,可以施絞300噸級輪船上灘,配置木劃一只。
公元1956年3月,國家航務總局川江航道整治工程總隊一工區(qū),由工區(qū)負責人郭子安、李德鵬率領(lǐng)一支專業(yè)技術(shù)隊伍開進新灘,首次爆掉了頭灘水下的天平石、子花石、偏偏石。
1957年1月起續(xù)炸天平石,首炸二灘的豆子石、黃板石。1958年1月起爆炸麻姑石。1959年12月起爆破無名石、三尖石。1960年3月起炸掉三灘水面裸翅巨石。1964年3月起炸毀頭灘灘口獨嘴。
1966年1月起續(xù)炸無名石。經(jīng)9次整治,共歷時10個年頭實際工期三年多,完成工程量0.92萬立方米。計“水上、水下爆破炸石0.43萬立方米,疏通河道鑿石0.49萬立方米。新灘南漕航道水梗減低,卷浪減弱,流速減慢。”
1957年進行第一次掃床,使灘頭灘口90米寬的范圍內(nèi)達到目標水深3.2米。
1960年第二次掃床,在50-60米寬的范圍達目標水深3.9米。因此,新灘的航道整治告一段落。
1981年1月4日,葛洲壩水利工程大江截流,新灘“漂灘”。
1985年6月12日凌晨45分新灘大滑坡,新的險灘暫時斷航。6月15日,貨輪航行上下,客輪不能通行,6月18日“臨時恢復通航”。6月23日,新灘白天恢復通航。10月21日恢復夜航,障礙不利航行。11月,湖北省航運管理局對新灘區(qū)域航道進行整治,清除新灘北岸礙航礁石5個,疏浚菜子灣航道兩處,總工程量0.34萬立方米。新灘險區(qū)恢復正常航行。
1994年12月14日,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開工建設。1995年10月新灘鎮(zhèn)與屈原鄉(xiāng)的部分村合并后更名為屈原鎮(zhèn)。1997年11月18日大江再度截流后,新灘水位至90米左右,為期五年的一期工程完成,轉(zhuǎn)入二期工程建設;2002年11月6日,三峽工程實施二期蓄水,水位達到135米高程;2006年5月20日,三峽大壩舉行全線建成慶祝儀式,達到海拔185米設計高程;2006年9月,三峽工程實施三期蓄水,水位達156米高程;2007年12月21日,工程全部竣工達到172米或最終水位175米。“高峽出平湖”,昔日的新灘將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消失……。
新灘——港口盤灘
嘉靖二十一年以后,山崩堵江斷流,船只無法通行,只能靠人力轉(zhuǎn)運貨物,空載上下行之,或者說卸載后往返回港?!氨P灘”一詞也成為航運工作中通用的新詞語。長江流域中頭灘和三灘的上下貨物轉(zhuǎn)運,柏木船航行川江(宜昌至重慶)時,也有東去武漢的貨物。上水是載運京廣雜貨,主要的是針絲、布匹、糖類、藥材等貨物。下水大多數(shù)是川鹽、藥材、鐵板和土特產(chǎn)。上下貨物有小件一個人可以載幾件,大件貨物均要四、六、八個人抬才能盤灘轉(zhuǎn)運。
貨物盤灘轉(zhuǎn)運由眾多的身強力壯人群組成的“背腳子”盤灘隊伍。由于新灘地勢坡陡、奇峰、路險,必須用竹篾編織的背簍(也稱背架子)進行背運,(背夫也稱背腳佬,四川人稱背二哥)。常言道“背架系篾七把半,壓盡天下男子漢?!毙聻┍P灘的路線長,新灘巖崩塌方后堵江斷航流水湍激,下水木船只能停靠在上灘的黃巖根盤灘減載了。通過人力背運到三灘,就是現(xiàn)在龍馬溪村二組污水處理廠的下灘河的三灘口。
一天要轉(zhuǎn)運三至四趟,勞累一天可獲50文銅錢,相當現(xiàn)在的人民幣近一元錢。背短腳每天獲取50文銅錢,而灘霸和把手們要提取10文銅錢左右,剩下的只有40文銅錢,相當現(xiàn)在的人民幣0.80錢,來維持全家人的生活。
這種盤灘背運貨物,新灘人稱“背短腳”。背短腳的人的你去我來,絡繹不絕。眾多的婦女們也參加背短腳重體力勞動,雖然頭灘到三灘的路線并不長,長江水面直線約有3公里,但沿長江七彎八拐的江邊、還有時起時落的潮水和龍馬溪溪河,要一高一低地淌水過河,就足夠你走半天,差不多也是十里路左右。貨物從頭灘轉(zhuǎn)運到三灘交貨后,從三灘起運又背回頭貨到頭灘的黃巖根,來回是背架子不離身,打杵子不離伴。這段路越走越長,背短腳的路程足足走了三百七十八個年頭(公元1542年至1940年)。仍未有盡頭。
新灘——背夫奇運
公元1940年日軍入侵中國進駐宜昌。日本人把守整個宜昌政治、文化、經(jīng)濟的命脈。日軍還在宜昌駐軍把守。宜昌至三斗坪、茅坪這段西陵峽的航段,禁止木船通航。因此武漢至四川的布匹、川鹽等多種貨物必須在新灘盤灘卸載,要繞道宜昌運輸貨物,必須用人力背運到襄樊,步行陸運從新灘出發(fā),東運貨物。啟程經(jīng)過鋪坪(繁華眾多商鋪客棧因此得即現(xiàn)在鋪坪村),數(shù)不清的鋪店客棧的茅壩街,因用茅草蓋頂?shù)纳啼伓妹船F(xiàn)在漆樹坪村,攀爬海拔1300多米的扇子壩山峰,繞過茍家埡、樟樹坪、馬良、武安、趙店、南樟等地才能抵繁華的襄樊。往返一趟快者為一個月,慢者則要一個多月,還要天氣晴朗。在襄樊設立了較大的交易市場,四川的食鹽很快就在襄樊暢銷。四川的鹽主,新灘的商販分仆襄樊換取繁多的貨物,背運往返新灘,貨物載往重慶等地。
新灘的商販搖身一變?nèi)砍蔀辂}販子和布販子。在新灘幾分錢的食鹽背運到襄樊后可以成交幾毛錢,利潤高達幾倍。成為獨立經(jīng)營的集團鹽業(yè)商行。
從1940年起由新灘盤灘的背短腳一下變?yōu)楸抽L腳了?!氨撤颉甭L的路是越走越長,爬的山是越來越高,但是卻沒有平整寬闊的道路,只見曲折的羊腸小道。
下水“盤灘”的貨物主要以川鹽為主,鹽的包裝有50公斤、100公斤、150公斤三種不同的規(guī)格。50公斤的包裝叫小包鹽、100公斤包裝的叫中包鹽、150公斤包裝的大包子鹽。計量均為16兩稱制。
商販子們一次性發(fā)貨多則20余噸以上,一次性背運則需要100多個背腳子左右。少則也是10噸以上,一行需要50個左右的背腳子。低于50人以下的貨物,就不發(fā)起運,待有了50人以上的貨物后,再一次性的發(fā)貨背運到襄樊。經(jīng)過半月后可背到襄樊,往返還可以背一些上水貨物,如布匹、糖類等,一個月內(nèi)就可以往返到新灘了。貨到終點后,販子們沒有銅板錢支付背運的力價錢,只是支付他們經(jīng)營的布匹。根據(jù)交貨的重量來支付力價錢,最多的住返一趟,可得到鹽販子們的兩個“對子布”作為力價錢。一個對布子為青色,另一對子布為籃色。背腳子用布匹來兌換食物,可以兌換大米、苞谷等。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襄樊的川鹽價格漲幅很快,一漲再漲,珍貴如金,從而鹽販子們獲取了較大的利潤。
背長腳的確是一門苦差事,為謀求生計迫不得已,有多少背夫們在跋山涉水、翻山越嶺、攀峰走險的長途中,腳板、肩膀都磨破了皮,脊梁都背駝了,弄不好栽下了癆病,病送終年。有多少人摔傷了四肢,折斷了腰骨,殘疾終身。有多少人摔死在懸崖壁下或萬丈深淵,尸骨難收。背夫們途經(jīng)茅壩扇子壩的水井溝時曾有三個背夫跌崖身亡,背長腳的途中死人之事時有發(fā)生,奇聞不斷。
大批的背夫們長途背運步行,要有足夠的食物來補充體力,他們每天要吃四餐。背腳子隊伍中的力氣小的,手藝好的在大批的隊伍先行,前去在農(nóng)戶家中生火做飯備餐。就這樣一步又一步、一站又一站地抵達終點。日軍入侵中國八年,新灘盤灘背長腳也整整背了八年。
新灘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鄉(xiāng),隨著屈原精神和《詩經(jīng)》的影響,而詩意和不同的題材創(chuàng)作至今,我們可以從屈原的《九歌、禮魂》中,就可以發(fā)現(xiàn)“五句子”歌的脈絡:
(原文) (譯文)
成禮兮會鼓, 祭禮告成一同敲鼓,
傳芭兮代舞, 傳遞鮮花輪番跳舞,
夸女倡兮容與。 美女唱歌雍容大度。
春蘭兮秋菊, 春蘭馥郁秋菊妍麗,
長無絕兮終古! 永不凋零千秋萬古!
峽江新灘兒女因封閉的社會制度雖然沒有讀過多少書,千百年來,由一代又一代口口相傳。唱詞有固定版本和固定唱腔,也有不固定的創(chuàng)新自作隨唱隨和。較多涉及充滿豪情樂觀、幽默、愛情、憤慨的勞動號子,“背夫”勞動號子統(tǒng)一了勞動的節(jié)奏和運輸?shù)乃俣?,激發(fā)了勞動的熱情。雖然沒有記錄下來的文字和樂譜。背夫號子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它與長江的萬家燈火、笙歌管弦一起,成為長江災難的一種獨特賑災文化。背夫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歌詞透出的情感豪放粗獷,表現(xiàn)了背夫們的愛和他們的悲歡離合。
背夫們一步一聲哼,一步三滴汗,沉重的貨物壓得背夫背駝腿酸。背夫盤灘時,支撐著一個“打杵子”暫停休息時唱道“打杵子二尺八,上坡下坎不離它,淌水過河探深淺,親生兒子不如它。”
背夫號子中的一些唱詞,大量地適用了新穎的藝術(shù)手法,自創(chuàng)自作,表現(xiàn)了背夫們不僅是戰(zhàn)勝災難的勇士,更是一群當代杰出的峽江詩人墨客。
盤灘“背腳子”隊伍逐步發(fā)展壯大成為上幾百人的盤灘隊伍。一根打杵,兩條腿桿,再加一個背架,就是三只腳的駱駝,一去就是一月兩月。這些被灘霸剝削的“背腳佬”,他們不屈灘霸剝削,仇恨灘霸吸盡窮人血汗,咒罵灘霸、地痞們。他們背運著沉重的貨物在爬坡上嶺、淌水過河疲乏之極時,講幾個“葷”故事,趕幾個“五句子”,不知不覺中,眼前的高山讓“打杵”征服,他們在盤灘背運途中打杵歇氣時,苦中作樂暴發(fā)出來生命極限本能的吶喊:“翻山越嶺又爬坡,
汗水浸濕打杵窩。白天做的牛馬活,夜晚滾的麥草窩,哪有錢來扯被窩?!斨饔心晡覠o年,洋芋果和包谷面,全家圍在火籠邊,鐵打肚腸也氣斷,逼得老子上梁山……。”
他們調(diào)整心態(tài),用愛情來抒發(fā)情懷,你唱一句,我接一句,總共接到第五句,來共同完成同一個作品:“高山嶺上一樹槐,手撐槐樹望郎來,娘問女兒望什么,我望槐花幾時開,差點說出望郎來。……姐在屋里繡花鞋,左手接過郎的傘,右手把郎抱在懷,女問情哥哪里來,我從新灘盤灘來……?!?/P>
他們在勞動中歌唱使人忘其疲勞,在長途背運中打杵歇氣時,往往是一人領(lǐng)唱,眾人合幫,以齊功力。歌頌勤勞勇敢、勞苦艱辛為內(nèi)容的 “背腳佬”七律四句之歌:“新灘有座五指山,離天只有三尺三,
要想翻過五指山,只有新灘鐵腳板。背上千斤翻大山,鐵打腰桿都壓彎,打雙赤腳路難走,七十二道腳不干……?!?/P>
他們以情感激發(fā)力量,以愛情發(fā)起力量的沖擊,以情歌來調(diào)整心態(tài),那唱腔高亢悠揚,能翻山越嶺,穿云鉆霧:“走襄樊呀上四川,我在新灘背長腳。太陽送我上大山,月亮陪我過溪河。晚上歇在幺店子,還有賢妹來捂腳。打杵就把山歌唱,別人說我窮快活……。”
背腳佬的歌唱題材內(nèi)容極為廣泛,特別是愛情題材極為豐富,輕松愉快解除疲勞:“一天不唱那東西,天上的太陽不偏西……。”還有男女對唱挑逗激發(fā)雙方情緒。男唱:“河里漲水水浪沙,妹過跳蹬兒眼發(fā)花。你是那家大小姐,要不要我來把你拉。女唱:對門哥哥莫來拉,我是蜜蜂撲過的花;我已開花結(jié)過果,莫來我這想辦法……。”
眾多的背腳隊伍,有人掉隊了,催促他趕路緊跟大批的隊伍?!敖新曂葪U莫火把(燈火),上坎就到茍家埡,店老板娘等著你,敞開胸懷喂娃娃,你要吃她熱饅頭,你就慢慢往上爬?!?/P>
背夫號子是長江水路運輸史上的文化瑰寶,是船工們與險灘惡水博斗時熱血和汗水凝鑄而成的生命之歌,具有傳承歷史悠久、品類曲目豐富、曲調(diào)高亢激越、一領(lǐng)眾和等文化特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變化。新灘各路商家用更深的手段剝削盤灘的“背夫”。他們購買了大批的馱、馬組成馬幫隊,用于盤灘時背運貨物。成群結(jié)隊的馱馬幫隊伍由此而壯大。大批的牲畜要進行飼養(yǎng),他們在新灘龍馬溪村的山坡上建修馬欄飼養(yǎng),馬一上坡,經(jīng)濟流向也到了山坡上,新灘人叫“錢上坡”,后來山坡上的“錢上坡”就出了名?,F(xiàn)在的“前山坡”因此而得名至今,新灘新集鎮(zhèn)搬遷在此。大批的大力背運不但不能取締,反而越來越多,港口是數(shù)不盡的木船,是看不到山的貨物,就這樣貨物盤灘運輸大部分收入被商家的腰包。
1948年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把日軍趕出中國,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了、全國人民解放了。從此新灘的背夫結(jié)束了背長腳的歷史。新灘背夫們的勞動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勤耕勤作,喜氣萬千。
漫長的歷史歲月,新灘的背夫之歌由于歌聲燎亮破天入云,豪情樂觀先,后在四川、湖南等省廣為流唱。新灘奇灘、奇運培育了背夫們的內(nèi)在品質(zhì)和樂觀主義精神,為了勞動而生活。他們法力無邊、多智多謀。轉(zhuǎn)運了因航道阻塞堆積如山的川鹽和京廣雜貨,背走了一載又一載,一山又一山的貨物。他們的歌聲粗獷低沉,山鳴谷應,新灘的背夫因此名聲東起,揚名四海。
背運勞作的歷史習慣并不能因長江通航后而絕技,幾千年的背架子勞動工具流傳至今。而新灘的賑難文化不會因勞動方式的改變而取締,必會將“背腳佬”文化更加發(fā)揚光大。
新灘古鎮(zhèn)因灘險而著名,而形成集鎮(zhèn),也因險灘而興盛、繁榮。繁榮的新灘,曾經(jīng)盛極一時。店鋪林立,人頭攢動。船工的號子聲、搬運工的吆喝聲、險灘的咆哮聲、街巷的喧鬧聲,交織繁響。但是,葛洲壩和三峽大壩修建后,險灘消失,歷史的聲音遠去。
1996年10月屈原鎮(zhèn)實行三峽庫區(qū)移民,新集鎮(zhèn)選址遷建于龍馬溪村(前山坡),近期人口規(guī)模4000人,用地24.4公頃。到2010年,新鎮(zhèn)人口6000人,用地規(guī)模36.6公頃。新鎮(zhèn)建筑三級臺階,多層次輪廓與山勢結(jié)合,建筑布置高低結(jié)合、錯落有致。居民建筑大多為三級臺階,錯落有致。房屋造型采用新灘古民居的馬頭墻、滾龍脊、吊腳樓、琉璃瓦壓脊、青瓦蓋頂?shù)膫鹘y(tǒng)模式。墻外裝飾均有柑黃色、白色釉面磚,四條街道均用不同的四種色彩。以白色為主,忌大紅大黃。臨江而建的民房6層居多,與主街道路平行下吊兩層,多層次輪廓與山勢結(jié)合,建筑布置高低結(jié)合,建筑適當使用風火墻、窗眉、門櫥與新灘古建筑相應,宅前點綴亭臺、花壇、庭園等。這些高低錯落,依山就勢的建筑與遠近不同層次的山脊線及浩瀚的蒼穹自然為一體,再現(xiàn)新灘建筑文化古風。
(秭歸縣政協(xié)屈原鎮(zhèn)聯(lián)絡組 魯承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