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
“九一八”事變后,父親盧立群先生歸國救亡,住在湖北省建設廳長李書城家(因盧與李書城聯(lián)襟金宗吾和李之長子李聲華是留日同窗摯友),遂投入搶救1931年大水災情和建設大武漢的計劃,策劃工業(yè)和市政建設。開辟整個蛇山,山上建全山脊的干道、上山踏步和抱冰堂處上山馬路,整理抱冰堂、奧略樓等古典藝術建筑和景觀,形成面積達七十公頃的第一座國家公園“武昌公園”,其包含山上的“黃鶴樓舊址名勝”區(qū)、“抱冰堂園林景觀”區(qū)及山下的“乃園首義紀念”區(qū)三重歷史文化的內(nèi)容。
“乃園首義紀念”區(qū)早先是夏道南先生建的首義公園,此刻并入了武昌公園。乃園內(nèi)靠近漢興戲院西門的山下平地上,1928年完工了一座總理孫中山先生紀念碑。父親整理乃園時十分重視,對剝蝕傾記的碑體和欄柱維修一新,加以保護,使其不致頹壞于風雨草莽之中。在該碑北邊的山坡附近還就景布置中山紀念堂,鋪整緩坡路面和踏步,裝設欄桿和燈光,培植各色庭園花木,拆除攤篷違章建筑,環(huán)境因而更顯莊嚴美觀。
歲逝星移,1955年建長江大橋,半個蛇山被劈劃去,乃園幾乎夷為平地而不復存在,總理孫中山紀念碑也被遷走,不知去向。
1985年6月,我因父親當年發(fā)起和主持重建黃鶴樓之故應武漢市政府邀請回漢參加黃鶴樓落成慶典。特意去尋訪這座被遷走的紀念碑,一路探問過往行人及江邊擺小攤的小販,都是茫茫然,一副“洞庭湖里吹喇叭”的神情,不知哪里哪。正悵然徘徊之際,忽生妙想,去山頭茶樓找那些耳聽六路、眼觀八方的“老武漢”打聽。果然是一杯香茗下肚去,四座鄉(xiāng)音撲耳來,七嘴八舌的鄉(xiāng)親們從記憶中淘出了線索:“您家莫急,碑從平地遷到半坡上了,還在山南坡?!?/P>
沿著幾塊橫臥的刻有“蛇山頭”字樣的赭紅色巨石旁的小道斗折孫中山先生紀念碑。1928年10月10日落成下行,不禁回味起南朝劉宋時期詩人鮑照所描繪的大江磯崖的那樣一幅聲光色態(tài):“三崖隱丹磴,九派引滄流。”從荒煙蔓草中走出到一處開闊地,眼前出現(xiàn)的是元末農(nóng)民起義領袖“大漢”陳友諒之墓,遺冢是1908年萬耀煌萬耀煌,曾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后去臺灣,是筆者母親的義父藍文蔚在保定軍校一期的同學和知交。和耿丹耿丹,字仲釗,耿伯釗的弟弟,北伐時的共產(chǎn)黨員,與筆者父親同在北伐十五軍政治部工作,1927年為劉佐龍殺害,墓在洪山現(xiàn)陸軍醫(yī)院內(nèi)。兩人所發(fā)現(xiàn)。1913年黎元洪督鄂時建墓,后夏道南先生修墓旁雙亭,新中國成立后建一牌坊,集魯迅字體在高聳的石牌坊上篆額“三楚雄風”,“江漢先英”。墓一側有1926年被軍閥吳佩孚殺害的陳定一烈士紀念石柱。然而四周到處是垃圾,煤球爐子就在墓前的臺階和石柱旁燒菜做飯,亂七八糟的居家房已包圍了這一區(qū)域。
我趕緊離開后,踏著一條草色萋萋的蜿蜒小徑向東南行,穿越幾座民房和一片雜樹,隱約可見一處空地上有一座高約2丈許的豐碑卓立,終于找到它了。這一路見到上下數(shù)百年英雄人物同此一山,仿佛一下子跨越了中華民族的好幾個歷史時代。
碑四圍3米見方,有12根白石矮樁以鐵鏈連成護欄。中央碑身為四面棱錐臺,分為下二層的白石巨形臺基和上層的水泥鑲青石板部分,鏤有蓮花、葉蔓的浮雕圖飾。碑陰陽兩面均鐫刻大字:“總理孫中山先生紀念碑”;碑陽還刻有小字:“中華民國十七年國慶日落成”和“辛亥首義公園經(jīng)理夏道南飭軍代表何正方監(jiān)造”;碑陰下方刻隸書體小字碑銘,已丹青剝落,行將湮沒。摩挲殘跡,反復辨識,內(nèi)容為建碑的緣起和緩建的原因。記其銘文如下,為的是保存歷史文化:
“中華民國”十四年三月二十日我國民黨先總理薨於燕,訃至鄂,無男女少長皆聚哭,且謀伐石以永其思祀也。會兇逆抗命,跖蹻踵變,迄今日工始竟,時會之不常如此。然則開濟大業(yè),蒙犯百難,而不流轉於時會,夫豈倖而致耶,后之賢者可以興矣。
辛亥首義同人敬撰
江陵張知本謹書
張知本,湖北江陵人,系國民黨元老,1928年10月10日紀念碑落成時,他作為當時的湖北省政府主席發(fā)表了紀念講話。
依碑盤桓、低徊感懷,想起孫中山先生有一首氣勢深沉的詩《挽劉道一》:“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尚余遺業(yè)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塞上秋風悲戰(zhàn)馬,神州落日泣哀鴻。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幾時祖國統(tǒng)一,海峽兩岸的男女少長能“橫攬江流一奠公”呢?
附言:1935年落成的武昌公園,不久改名為首義公園,自此形成除乃園外,還包括山上黃鶴樓舊址和抱冰堂在內(nèi)的蛇山大首義公園。1985年黃鶴新樓建成后,蛇山西部的黃鶴樓公園分出獨立,蛇山東部的抱冰堂成為首義公園碩果僅存的部分。1994年,總理孫中山先生紀念碑再次被遷往抱冰堂處的盧立群先生故居附近,環(huán)境好多了。(轉載《湖北文史》總第九十一輯)